走进宋词赏明月
【文章来自:耳朵】

老黄历八月十五晚上,关了手机,抬头望望窗外的月亮,再低头翻开宋词,看看书里边的月亮,让两个月亮在心中邂逅交融。还可以吃几口月饼,喝半壶清茶,过个跟月亮一样圆满的中秋之夜,不亦乐乎?

到宋词里看月亮 ,首选的,当然是大学士苏东坡那首《水调歌头》。如果那时候有新媒体,这篇作品一上线,立马得横扫一切置顶头条,在朋友圈疯传,来个爆屏。一眨眼,就会100000+。

贴墙留言也特难,其中获最高的一条,必然是“中秋词自东坡《水调歌头》一出,余词尽废。”此外的“此词清空中有意蕴,无笔力者未易到。”以及“'人有'三句,大开大阖之笔,他人所不能。”都是拜倒于大学士笔下的喷血吐槽。

一千多年以来,神州大地凡认识几个字,具有初中以上学历的,要是张嘴背不出“明月几时有 ?把酒问青天,不知天上宫阙 ,今夕是何年”,“人有悲欢离合,月有阴晴圆缺 ,此事古难全。但愿人长久 ,千里共婵娟”这么几句,指定被痛骂为忘了祖宗八代。

苏轼简直是把词坛震撼得地动山摇了,可他绝不是用烧东坡肉的锅,在煮鸡汤作秀,而是从心窝子里往外掏字掏句。

这年,1076年,他40岁,弟弟子由37岁,两人已经七年未曾团聚,正遭遇没办法享受手足之情的煎熬。加上他已从京城中央部委下放到密州基层锻炼,深一脚浅一脚地在仕途之路挣扎,不知道什么时候会摔个大跟头。在这样两重惨淡背景夹击下,挥毫作词,真应了杜甫那句“文章憎命达 ”,因此,这个中秋“欢饮达旦,大醉,作此词,兼怀子由”,就是下笔如有神的必然结果。

除了天马行空的想象,令人眼花缭乱,最刺痛人们精神软肋的,一是“人有 ”与“月有”的比对,一是“但愿”的祈祷祝福。这样的人生体验,这样的心灵渴求,哪个人没有?早就藏在肺腑中。现在一下子有人替自己说出来,而且说得这么优美动听 ,怎么能不激起强烈共鸣?这就叫心有灵犀一点通,世世代代都在通,忘不掉,会纷纷转发收藏,掏出红包打赏。

一年后,苏辙也在中秋写了一首《水调歌头》,苏轼随口用这个词牌和了一首。苏家哥们,成了中秋品牌的推广大使。

不信,再看这首《阳关曲》,苏轼特意注明“中秋作”:“暮云收尽溢清寒,银汉无声转玉盘。此生此夜不长好,明月明年何处看?”。

仅有四句二十八个字的小令,没有典故,仅有一个大众化比喻,通俗得近似民谣。后两句恰如一副楹联,对偶十分工整,又一点不见雕琢痕迹。可惜中秋不贴对联,但苏辙会把它贴在自己的心上,因为这个“中秋作”,也是苏轼“作”给他这个老弟的。

话说1070年,有一个年方17岁的文艺楞头青,让苏东坡刮目相看,破格给予了高度好评:“其文博辩雋伟,绝人远甚,必显于世”。后来这个人跻身为苏门四学士之一,他姓晁名补之。

可能抱着青出于蓝而胜于蓝的凌云壮志,晁补之在1110年中秋,词坛都不大敢挑战的,苏轼那首《水调歌头》问世34年之后,他胆大包天地写了《洞仙歌》:“青烟幂处,碧海飞金镜,永夜闲阶卧桂影。露凉时,零乱多少寒蛩。神京远,唯有蓝桥路近。/水晶帘不下 ,云母屏开,冷浸佳人淡脂粉。待都将许多明,赋予金尊,投晓共流霞倾尽。更携取胡床上南楼 ,看玉做人间,素秋千顷。”

果然出手不凡,神思飞扬,意境飘渺,被那个年代专业小编圈点为中秋词中,仅次于苏轼《水调歌头》的佼佼者,位列排行榜第二。

“云母屏开 ,冷浸佳人淡脂粉”,“看玉做人间,素秋千顷”,如此美句,掺乎到老苏的词卷里,完全可以乱真,火眼金睛怕是也挑不出来。

遗憾的是,此作竟成绝唱,写完没多久,晁补之凄然离世,58岁,还不到退休年龄。与导师在地下会合,一定“相顾无言, 惟有泪千行”。

比晁补之晚生二十多年的朱敦儒,在高手如林的宋词江湖中,也称得上是一条好汉。他有一首《念奴娇》,虽然没标明是中秋之作,但分明是吟诵中秋月色的:“插天翠柳,被何人推上,一轮明月?照我藤床凉似水,飞入瑶臺琼阙。霜冷笙箫,风轻环佩,玉锁无人掣。闲云收尽,海光天影相接。/谁信有药长生?素娥新练就,飞霜凝雪。打碎珊瑚,争似看,仙桂扶疏橫绝 。洗尽凡心,满身清露,冷浸萧萧发。明朝尘世,记取休向人说。”

词一推出,立刻人气大增,赢了不少热评,有跟帖说:“自是豪放。”只四个字,惜墨如金,可崇拜之意却猛猛的溢于言表。关于“豪放”,千万不能死板板理解为只是关东大汉唱什么“大江东去”。

朱敦儒把天上与地下,神话与现实,做了无缝链接,恢弘苍茫。劈头而来的“插天”那句,难为他怎么能想得出来?美极,妙极,真不输给老苏的“明月几时有”。

而他和“素娥”的近距离接触,聚焦成特写镜头,形成紧密的互动,更是开辟了中秋词的新视野。“明朝尘世,记取休向人说”的嘱咐,亲密无间,很有点说悄悄话的味道。前面那句“谁信有药长生?素娥新练就,飞霜凝雪”,温馨赞颂中,飞扬着大手笔的华彩。

苏轼离世39年后才出生的辛弃疾,是和老苏相差两代的后辈,被划进豪放派朋友圈里,并且公认为是继承苏轼衣钵的大伽,豪放派阵营中的第二号人物,副帮主。

他在1174年,作了一首《太常引》,题序说是“建康中秋夜为吕叔潜赋”。时年35岁,在建康(南京)当参议官,这首词赠与的吕某为何许人物,即使那时候有百度,也搜索不出来。按人以群分的俗例,与无名之辈交往,辛弃疾的级别,估计不会超过副科级。

这首词也是很短的小令:“一轮秋影转金波,飞镜又重磨。把酒问姮娥,被白发欺人奈何。/乘风好去,长空万里,直下看山河。斫去桂婆娑,人道是清光更多。”

“把酒问姮娥”,显然是利用帮主“把酒问青天”的资源,脱胎而成的。不过不是简单的照搬,有了新意。因为这个“问”,是与生了“白发”且“奈何”的自己,息息相关。其实是自问,这一年他才人过中年,一股“莫等闲白了少年头”的焦灼,烧得他火急火燎。

“乘风好去”,又会追根溯源到老苏的“我欲乘风归去 ”。可老苏要登“琼楼玉宇”,辛弃疾却眼睛盯着“山河”。此时,中原大地大片“山河” ,已陷入金兵的铁蹄之下。那个“斫去桂婆娑”,被当时的权威专家解读为要铲掉秦檜那样的奸臣。只有下这个狠招,才能换来“山河”的“清光更多”。

这首词是弘扬主旋律的大作,充满正能量,辛弃疾身为豪放派的继承人,其英雄本色闪耀在字里行间,气吞“山河”。他的大名,尾随苏大学士之后,书写在宋词史上的超级名录里,被一代代人缅怀牵念。

中秋夜晚,能看到上面说的那几首好词,过把节日的瘾,应该心满意足了。但是且慢,先不要打开手机。当做节日红包,我再送你一阙不是写在中秋,却胜似写在中秋的小令,无比的质朴,甚至平淡如水,然而耐人咀嚼,嚼出的味道,会久久回荡在心里。

若是不信,请看:“月未到诚斋(诚斋是作者的号,指住处——引者注),先到万花川谷。不是诚斋无月,隔一庭修竹。/如今才是十三夜,月色已如玉。未是秋光奇绝,看十五十六。”(杨万里《好事近》)

热门文章

月是儿时圆
【文章来自:遇见】

俗话说家有一老如有一宝,这句话最能体现……


月圆中秋
【文章来自:Malcolm】

一字雁阵,拉开了金秋的帷幕;云卷云舒……


故乡,中秋了
【文章来自:Irene】

又是一年中秋的月圆,又是一缕团圆的时光……


细说中秋那些传说
【文章来自:雨】

相传,远古时候天上有十日同时出现,晒得……


中秋节的由来
【文章来自:快乐】

中秋有悠久的历史,和其它传统节日一样……


春江花月夜
【文章来自:Sophie】

春江潮水连海平,海上明月共潮生。滟滟随……


走进宋词赏明月
【文章来自:耳朵】

老黄历八月十五晚上,关了手机,抬头望望……


深入理解 C 语言的函数调用过程
【文章来自:项籍】

本文主要从进程栈空间的层面复习一下C语……


嵌入式系统中,Python与C/C++哪方更为适用?
【文章来自:无忧天使】

长久以来,C/C++一直编译着嵌入式系统编……


Spring事物源码篇解读
【文章来自:on the way】

org.springframework.aop.framework……


金笛M1206B用于网络交换机和服务器的监控和预警
【文章来自:金笛后花园】

随着计算机数量的不断地增大和功能的不断……


金笛短信猫应用消防调度指挥系统
【文章来自:金笛后花园】

华脉公司依托互联在线推出采用先进技术……


金笛短信应用于智能交通领域
【文章来自:金笛短信论坛】

北京某科技有限公司是一家集计算机软件……